陕西西安发现秦汉时期世界最大木构桥梁遗址

作者:佚名 来源:中国建筑新闻网综合 2013-01-15 10:15:05 0人评论 3779次浏览 分类:道桥工程


表明古渭河河道与当今渭河相距几公里

去年4月,西安北三环附近发现了震惊世人的秦汉渭桥遗址。近日陕西省考古院通报了该遗址最新考古成果,目前发现的古代桥梁遗址增至5座。目前在未央区两个村子农田里共发现2组5座桥梁。其中最早发现的“秦汉古木桥”规模最大,它正对汉长安城北墙中间城门厨城门中间,根据发现先后编号,这座桥被命名为厨城门一号桥。

记者在现场看到,就在厨城门一号桥向西、向东各200米处分别发现了二号桥和三号桥,呈现出对称模式。随后在一号桥和二号桥之间发现了四号桥,约在一号桥向西80米处。另一处是“洛城门桥”,因它正对汉长安城北墙洛城门,故此命名。

在5座桥中,厨城门二号桥暂不具备发掘条件、四号桥刚刚发现。因此,去年渭桥考古队对厨城门一号桥、三号桥、洛城门桥开展了考古勘探与发掘。

发现1

多次续建 一号桥从汉用至唐宋

目前发掘的古桥中,厨城门一号桥的时代能够确定。它是罕见的木石结合桥梁,南北长度约880米,始建于秦,汉代集中使用,考古专家推测其使用“寿命”达到千年以上。

厨城门一号桥是南北向木梁柱桥横跨在渭河之上。桥梁南北长度约880米,桥梁东西两侧桥桩间宽度约为15.4米。

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志友说,发现的桥桩残长目前最高有8.8米,最低也有6.2米。“现在清理出的桥桩已经有356根,这么密集是因为这座桥的寿命超过1000年,中间经历了多次维修和续建,所以桥桩之间的间距并不一致。”王志友告诉记者,一些桥桩开口高度也有近2米落差。这些都显示出这座古桥长时间使用中曾经多次维修、续建。

发现2

石构件刻有编号题记或工匠名

在已发掘的几座桥中,目前仅在一号桥桥桩发现大量形状不一的大型石构件,有的石构件上有一处或多处刻字或墨书题记。

王志友说,有的上面写着“第四、第五”,这可能是石构件的编号。还有的写着“官”或“官石”,这表明是政府工程用石。还有一块石头上写着“夏德石”,这可能是说一个叫夏德的工匠,负责加工这块石头。

记者获悉,发现的石构件中主打的一块重达700公斤。对于用途,考古人员推断石构件叠加放在桥桩前面或侧面,用来分流河水的冲击力,保护桥桩少受力。

发现3

厨城门桥可能是著名的中渭桥

“厨城门一号桥是一座罕见木、石构件相结合的大型桥梁,在中国古代桥梁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。”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志友告诉记者,厨城门桥可能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中渭桥。

记者获悉,中渭桥是秦汉唐时期社会经济、文化、军事行为的重要孔道,也是丝绸之路从汉长安城出发后的第一座桥梁。

在秦代,由于渭河横亘在渭北的咸阳宫与渭南的章台宫、兴乐宫、阿房宫及上林苑之间。所以到秦始皇规划都城时,就有了“渭水贯都,以象天汉;横桥南渡,以法牵牛”的思想。因此,渭河及渭河上的桥梁,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封建王朝都城布局的关键,也是渭河南北发展、建设与联系的枢纽。

发现4

洛城门桥修建晚于厨城门一号桥

本次还对洛城门桥和厨城门三号桥进行了发掘。其中,洛城门桥修建年代比厨城门一号桥要晚,具体年代还不能确定。这次对洛城门桥进行了400平方米的发掘。它正南750米左右是西汉都城长安城北墙东侧城门洛城门,它与厨城门桥相距约1700米左右。这是一座南北向木梁柱桥,东西两侧桥桩之间宽约15米,已发现东西3排桥桩,相邻两排桥桩间距约9~10米。

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王树芝说,目前正在对新发掘露头桥桩的树种开展鉴定与年轮测定工作,希望能测定出年代。

发现5

发现大量卵石 推测为护桩之用

厨城门三号桥紧邻西安北三环,与厨城门一号桥相距约200米。该桥是南北向木梁柱桥,东西两侧桥桩间宽约8.3米,南北两列桥桩之间间距约6~7米。桥梁长度暂不详。

在发掘区内东北,发现有一条长约12米、直径约0.048米的绳索蜿蜒埋藏于沙层之中,其西端系于一横置木梁之上。绳索可能是拴船所用,年代不能判断。

考古人员还在桥桩周围发现堆置有大量卵石,推测其应为护桩之用。从卵石上有铁榫残存的情况推测,卵石上曾有铁质网络存在,保护卵石不在河流冲刷中流失。在卵石之间沙层中包含较多的绳纹瓦片、青砖残块等。

今年继续发掘渭桥遗址

根据桥长可知当时渭河宽度

近日记者获悉,渭河考古队今年将继续进行考古发掘,通过对桥梁长度的确定,了解当时的渭河宽度。

王志友告诉记者,今年重点对厨城门一号桥、三号桥的南北两端开展考古发掘,同时进行洛城门南北端的探寻。以便于通过考古发掘,确定厨城门一号桥、三号桥、洛城门桥的南北桥端,确定一号桥、三号桥、洛城门桥的具体长度,进而获知当时渭河宽度。

同时,在发掘厨城门一号桥、三号桥、洛城门桥南端过程中,寻找古桥南端河岸建筑(诸桥梁北端建筑应在渭河北移中被冲毁不存)。还将对厨城门二号桥、四号桥进行考古发掘,确定桥梁的宽度、长度、结构,确定桥梁的建设、使用与废弃时间。

此外,积极开展古桥博物馆的筹划工作,将各相关古桥统一规划,建设与渭桥本身级别相适应,代表我国最高水平的中国古桥博物馆。

王维“渭城朝雨浥轻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”的送别地方,也大致在此

去年,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城北发现多座横跨渭河的渭桥遗址。其中,最大的一座桥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,使用千余年之后才逐步废弃,该桥也是现知同时期全世界最大的木构桥梁。根据残存的桥桩来看,当时的渭河宽度至少在800米以上,河道位置与当今渭河相距有几公里远。

如何发现:挖沙坑内暴露古桥遗迹

2012年4月中旬,群众反映在北三环外西席村、高庙村北农田中两处挖沙坑内发现两座暴露出的秦汉古桥。随即,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、省考古研究院、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成立渭桥考古队,展开考古勘察。

经过调查,考古人员在该处发现2组5座古渭桥,距离汉长安城北城墙遗址比较近。

这5座桥梁分别是:位于西席村北的古桥,因正对汉长安城北墙中间城门厨城门,故称“厨城门桥”,在该处发现四座桥梁,根据发现先后依次编号:位于中间者为厨城门一号桥,一号桥向西约200米为二号桥,向西80米左右为四号桥,一号桥向东约200米为三号桥。位于高庙村北的古桥,正对汉长安城北墙洛城门,两者相距约750米远,称“洛城门桥”,洛城门桥向西距离一号桥约有1700米。

据介绍,除二号、四号桥暂未发掘外,其他三座已开始发掘,并初步断定一号桥和洛城门桥为秦汉时期古桥。一号桥正南距离汉长安城厨城门1200米,该桥为南北向木梁柱桥,横跨在东西流淌的渭河之上。而洛城门桥是汉代古桥,是汉代重要桥梁之一。

重大成果:现存桥桩显示规模宏大

记者在现场看到,300多个桥桩顺河流方向东西排列,间距不等,南北两排桥桩间距约3-7米,残存的桥桩长6.2—8.8米不等,周长约0.5-1.5米,一般都是将圆木一端削出长约1米以上的三角锥形插于河床之中,从而修桥。桥桩之间,清理出大量的青石、砂岩质长方形、方形、五边形、梯形等多种形状规格不等的大型石构件,其中最重的有700公斤。

考古专家说,发掘和勘探等资料表明,一号桥桥梁东西两侧桥桩之间的宽度约为15.4米(约合秦汉六丈六尺),南北长度约在880米,由此推测其桥面宽度应该远大于15.4米,根据桥梁长度,当时在此的渭河古河道在北三环附近,宽度至少在800米以上,与今日渭河相距几公里远。

在三号桥与一号桥相距约200米处,考古人员发掘了460平方米,发现桥桩周围堆置有大量卵石,可能起着护桩之用。而在发掘区内东北,考古人员发现有一条长约12米、直径约0.048米的绳索蜿蜒埋藏于沙层之中,其西端系于一横置木梁之上,保存完好令人称奇。卵石之间残存有青花瓷残片陶器残片等,年代尚需进一步确定。

而洛城门桥遗址周围有多根竖立和被弃的桥桩,附近沙层中采集到较多汉代板瓦、筒瓦等建筑材料,还扔弃有大型U形铁构件。桥桩之间宽约15米,长度正在调查之中,其规模也十分宏大。

专家推断:一号桥疑是著名的中渭桥

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志友说,从发掘情况看,不仅多处发现有粗细不等桥桩密集成堆的现象,而且还发现一些桥桩开口高度相差达2米左右,显示出古桥使用时间较长,经多次维修、续建。

考古人员在桥梁堆积物中发现大量的半两、五铢、大泉五十铜钱,少量开元通宝、乾元重宝铜钱,个别皇宋通宝铜钱,以及绳纹板瓦、筒瓦、瓦当残块、青砖块、残碑等遗物。据此推测这些桥可能始建于秦,为汉使用,沿用到唐或更晚的宋代,之后废弃,使用千余年。

王志友说,一号桥是迄今所发现的最大的秦汉木梁柱桥梁遗址,而且也是现知同时期世界最大的木构桥梁。在一号桥发现的大量长方形、五边形石构建材及有关考古迹象,显示出该桥可能还是一座罕见的木、石构相结合的大型桥梁,在中国古代桥梁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,极有可能就是秦时期著名的中渭桥。

历史意义:渭桥曾上演多个典故事迹

据介绍,秦代渭河横亘于渭北咸阳宫与渭南章台宫、兴乐宫、阿房宫及上林苑间。当时咸阳宫位于咸阳,兴乐宫、阿房宫等位于今日的西安,当时的渭河为秦都城的城内河,渭桥联通秦都城各大宫殿。到了汉代,渭河成了汉长安城北侧的城外河,渭桥也成为通向京师大道上的最重要建筑,也是丝绸之路从汉长安城出发后的第一座桥梁。因此,渭桥遗址的发现,是陕西地区秦汉考古的重要发现,填补了全国秦汉考古工作的一项空白。

随着渭桥遗址的发现,过去困扰学术界多年的汉长安城北侧路网、水网问题已逐渐得以解决,这无论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还是对秦汉都城交通史的研究,均具有重要价值。考古专家将对其进一步发掘,并建议在此建立代表我国最高水平的中国古桥博物馆。

在一系列渭桥发现后,若干以渭桥为背景的典故、事迹,也有了确切的“原生地”,如渭桥惊马、汉文帝入京继位大统、南匈奴单于归顺入京等一系列重要大事,均发生于渭桥之上。专家说,唐代大诗人王维所描述的“渭城朝雨浥轻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”的场面,也大致发生在现在古桥出现的地方。

链接:渭桥惊马

汉文帝出巡经过长安城北的中渭桥,有一个人突然从桥下跑出,皇帝的马受了惊。骑士捉住该人,他说:“我是长安县的乡下人,听到了清道禁止人通行的命令,就躲在桥下。过了好久,以为皇帝的队伍已经过去了,就从桥下出来,却一下子看见了皇帝的车队,立即跑起来了。”

负责审讯的廷尉张释之向汉文帝报告说,惊马人触犯了清道的禁令,应处以罚金。文帝发怒说:“这个人惊了我的马,我的马幸亏驯良温和,假如是别的马,说不定就摔伤了我,可是廷尉才判处他罚金!”张释之说:“法律是天子和天下人应该共同遵守的。现在的法律就这样规定,却要再加重处罚,这样法律就不能取信于民。”

许久,汉文帝才说:“廷尉的判处是正确的。”

我国著名古桥

卢沟桥


卢沟桥

卢沟桥(Lugou Bridge)亦作芦沟桥,在北京市西南约15千米处丰台区永定河上。因横跨卢沟河(即永定河)而得名,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。卢沟桥全长266.5米,宽7.5米,最宽处可达9.3米。有桥墩十座,共11个桥孔,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,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,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。1937年7月7日,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。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,史称“卢沟桥事变”(亦称“七七事变”)。 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。

卢沟桥风景(11张)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(1189年),明正统九年(1444年)重修。清康熙1697年时毁于洪水,康熙三十七年(1698年)重建,如今永定河上已经没有水了,但因2008年奥运会又重新贮满了水。

风雨桥


风雨桥

风雨桥,侗族独有的桥。流行于湖南、湖北、贵州、广西等地。由桥、塔、亭组成。全用木料筑成,桥面铺板,两旁设栏干、长凳,桥顶盖瓦,形成长廊式走道。塔、亭建在石桥墩上,有多层,檐角飞翘,顶有宝葫芦等装饰,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桥梁之一。因行人过往能避风雨,故名。

世界最长风雨桥――三江风雨桥主桥正中间廊亭开始搭架竖柱,为整座桥梁木结构连接打下根基。三江风雨桥总长355米,桥宽16米,木构部分设计为侗族传统风雨桥,设七个楼亭,分别为歇山顶、攒尖顶,桥中楼亭,最高达18米。该桥不论高度、长度,还是外形设计,都堪称世界之最。工程项目由著名侗族木匠师傅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杨似玉及7个木构建筑工程队共150多人承建。2009年年9月,投资5000多万元兴建的三江风雨桥水泥结构部分竣工并通车。2010年3月,风雨桥木构建设部施工,修桥所需的全部1800多立方米木材。

 
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
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

    暂无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
我来说几句吧

验证码: 看不清楚?